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内容简介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狄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狄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创作背景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正处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是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
伊丽莎白统治的繁荣时期,资产阶级支持王权,而王权正好利用资产阶级,两方面不仅不对立,还结成了暂时的同盟。由于政局比较稳定,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种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虽然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却仍然是依靠残酷地剥削农民来进行的。詹姆斯一世继位以后,专制集权被进一步推行,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遭到了大肆镇压。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秩序,同时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莎士比亚的创作正是对这个时代的艺术的深刻的反映。
《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如前所述,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雷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剧中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通过这一斗争,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
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 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莱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作品主题
爱情悲剧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的悲剧性爱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剧元索。他们原本纯洁的爱情由于时势的逼迫、坏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点的暴露而最终凋零。在这一由深爱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内部的腐败)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恶的一面,对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应该指出,《哈姆雷持》毕竟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悲剧,这段悲剧性的爱情仅是故事中的一个辅助性的情节,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应结合整个剧本从整体上来把握它,不能简单地夸大其作用。
命运观念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哈姆雷特对命运的态度几经变化,甚至看似前后矛盾。哈姆雷特起初认为,命运变幻无常,既不扬善,也不惩恶,反给高贵之人带来灾祸。他像马基雅维利那样,咒骂命运为“娼妓”,并在一次独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运的暴虐”。但在经历一次“突变“之后,哈姆雷特转而完全信靠天意。鉴于哈姆雷特最初对命运的强烈不满和愤怒,这种突变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奇。哈姆雷特对命运看法的前后变化,究竟蕴含着莎士比亚对命运的何种思考?尽管咒骂命运的哈姆雷特看起来像马基雅维利,但莎士比亚随后就彰显了二者的差异。通过展现哈姆雷特的两种命运观,莎士比亚不仅否定了对待命运的两种极端看法,而且显示了正确对待命运的恰当态度:人的不幸,不是归咎于任何外在偶然性,而应归因于个人的天性和选择。在剧中,哈姆雷特同时扮演着诸多角色,他显得同时是一名哲人、复仇者和戏剧家。然而,遭遇变故后的哈姆雷特先是没能节制自己的悲愤,接着一再抱怨命运不公。这对身为丹麦王子的哈姆雷特而言,是个大问题。哈姆雷特对命运的看法暴露出他的缺陷。
艺术特色
《哈姆雷特》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而著称。
首先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哈姆雷特,剧中的主人公,丹麦王子。虽然出身王室,却就读于当时新文化的中心德国威登堡大学,因此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人类持有美好的理想。归国后,父王突然去世和母亲匆匆改嫁的现实打破了他的理想,他从此抑郁苦闷。待父王鬼魂出现,他明白了罪恶的制造者,就又燃起了维护理想、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决定为父报仇,担负起重整国家的重任。
哈姆雷特虽然年轻,却很有头脑。在敌强我弱,孤立无援的不利条件下,他想到了装疯这样一个迁回曲折麻痹敌人的办法。同时,还接连粉碎了克劳狄斯派来的他的同学、恋人、母亲对他的试探。最后采用“调包式”,除掉两个作为奸王走卒的自己的同学,使奸王借刀杀人的计谋没有得逞。终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毒剑和毒酒都归还给了狡诈的克劳狄斯。
克劳狄斯,封建邪恶势力的象征,反动王权的首脑。他杀兄、篡位、娶嫂后,奸诈邪恶,荒淫无耻。表面上谎称老国王被毒蛇咬死,对哈姆雷特百般关照,甚至要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死后让位与他;实际上却夺去了哈姆雷特的“嗣位权”,并千方百计要除掉这个“很大的威胁”。因此,在阴险、狠毒、虚伪的克劳狄斯身上,渗透出封建暴君和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野心家的种种丑恶特征。最后,终究没有逃脱死于哈姆雷特复仇之剑下的悲剧性命运。
此外,作为一名杰出的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创作中很注意语言的锤炼。一方面,作品的语言丰富生动,比喻形象贴切,且富有哲理。比如雷欧提斯警告奥菲利娅要慎重考虑哈姆雷特对她的爱慕,说那是“青春呈现出的一朵紫罗兰,开得早,谢得快,甜甜的,可不能持久,只供一刹那赏乐的一阵花香,如此而已。”另外一些出自哈姆雷特之口的语言、都常常含着一些深刻的道理或人生哲理。比如在等待鬼魂的露台上,哈姆雷特和同学聊天说:“有些人品性上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或者是天生的,或者由于某一种特殊的气质过分发展到超出了理性的范围……这些人就带了一种缺点的烙印,使他们的另外品质不免在一般的非议中沽染了这个缺点的溃烂症。一点点毛病往往就抵消了一切高贵的品质,害得人声名狼藉。”
另一方面,剧中的人物,因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的不同,都有自己相应的个性特征鲜明的语言。比如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开口,就是空洞无物的废话和阿谈奉承的讨好的话:“陛下可以相信,我对上帝,对皇恩浩荡的陛下,看重责任就好比看重灵魂。”一听就是一个庸俗饶舌的官僚。而且,随着心境与处境的不同,人物的语言也会变化。比如等候父王鬼魂的时候,哈姆雷特的语调抑郁低沉;装疯卖傻时,则断断续续,前言不搭后语;而在斥责母后匆匆改嫁不守贞操时则如疾风骤雨一般。此外,作品中的比喻、隐喻、讽刺和双关的运用也都得心应手,十分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除了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语言运用的适当与精美,《哈姆雷特》的另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它情节的丰富与生动。在结构上,作品是以哈姆雷特为主,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为副三条复仇线索展开故事的。从大的方面说,次要线索贯穿揉合于主要线索中,起到了映衬和对比的作用。不仅充实和推动了主要情节的发展,更突出了哈姆雷特复仇的社会意义。从小的方面说,《哈姆雷特》在内容情节上还具有较广泛的涉及面。比如,雷欧提斯临走时对妹妹奥菲利娅的叮泞,反映了他自身的爱情观,以及父亲波洛涅斯告诉他出门在外如何为人处世等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特别是哈姆雷特授意戏班改戏时,还坦率地谈了他对演戏的看法,如何念台词,如何配动作,不仅没有与全剧情节发展相脱离,更使剧情的发展舒缓有致,不仅纵向上有深度,而且横向上有广度,使故事内容不显得单调枯燥而是丰富耐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
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1564年4月26日受洗礼。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接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
莎士比亚7岁时被送到当地的一个文法学校念书,在那里读了六年的书,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除此之外,他还学过拉丁语和希腊语。因父亲破产,他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1577年,被父亲从学校接回,不得已帮父亲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它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莎士比亚读书时就卓尔不凡,与众不同。有传言说他曾在一个叫托马斯·露西的富裕财主兼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地上偷猎,结果被露西的管家发现,他为此挨了揍。出于报复,他写了一首讥讽大财主的打油诗。这首诗没过多久便传遍了整个乡村。大财主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人用这首打油诗来嘲笑他。托马斯乡绅非常恼火,于是就想惩罚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因此被迫离开斯特拉福德小镇,到伦敦避难。
剧团生涯
莎士比亚还在斯特拉福德小镇居住时,就对戏剧表演已经非常熟悉。经常有一些旅行剧团到斯特拉福德小镇表演。
1582年与一个农民之女安妮·海瑟薇结婚,1585年育有一子哈姆尼特·莎士比亚。1586或1587年他到了伦敦,当时戏剧正迅速地流行起来。他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最终成为剧院股东。
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到1590年年底,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伦敦一家顶级剧团——詹姆斯·伯比奇经营的“内务大臣供奉剧团”——的演员和剧作家。后来,莎士比亚向人证实了自己是一个脚踏实地、品行端正之人,他成为了剧团的股东,很快赢得了同仁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也予以关爱,改称其为“国王的供奉剧团”,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597年,莎士比亚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
剧作巨匠
1598年大学人士F.米尔斯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亚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沙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1599年莎士比亚参加了伦敦著名的环球剧院,并成为股东兼演员。莎士比亚逐渐富裕起来,并为他的家庭取得了世袭贵族的称号。1612年他作为一个有钱的绅士衣锦还乡。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莎士比亚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常常在宫廷中演出。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
晚年逝世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特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特福。
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52岁生日那天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死前他留有遗嘱。他的两个据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手迹则有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三页手稿。
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的。他采用标准的语言书写,常常不能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而自然释放。 诗文由扩展而定,有时含有精心的隐喻和巧妙构思,语言通常是华丽的,适合演员高声朗读而不是说话。一些评论家的观点认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庄重的演说词,经常阻碍了情节,《维洛那二绅士》的台词则被评论为做作不自然。
莎士比亚从传统风格转向他自己的特点。《理查三世》开幕时的独白开创了中世纪戏剧中的邪恶角色。同时,理查生动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独白延续到莎士比亚成熟期剧作中的自言自语。 没有单独一个剧本标志着从传统风格到自由风格的转换,莎士比亚的整个写作生涯中综合了这两种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这种混合风格最好的诠释。
到1590年代中期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时期,莎士比亚开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写作。他渐渐将他的隐喻和象征转为剧情发展的需要。莎士比亚惯用的诗的形式是无韵诗,同时结合抑扬格五音步。实际上,这意味着他的诗通常是不押韵的,每行有10个音节,在朗读时每第二个音节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无韵诗和后期作品有很大区别。诗句经常很优美,但是句子倾向于开始、停顿、并结束在行尾,这样有可能导致枯燥。 当莎士比亚精通传统的无韵诗后,他开始打断和改变规律。这项技巧在《朱利叶斯·凯撒》和《哈姆雷特》等剧本的诗文中,释放出新的力量和灵活性。
《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亚的文风变化更多,尤其是后期悲剧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英国文学评论家安德鲁·塞西尔·布拉德利将这种风格描述为“更紧凑、明快、富有变化,并且在结构上比较不规则,往往错综复杂或者省略”。 在创作生涯后期,莎士比亚采用了很多技巧来达到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连续、不规则停顿和结束,以及句子结构和长度的极度变化。完整地理解意思对听众是挑战。 后期的传奇剧,情节及时而出人意料地变换,创造了一种末期的诗风,其特点是长短句互相综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语和宾语倒转、词语省略,产生了自然的效果。
莎士比亚诗文的特征和剧院实际效果有关。 像那个时代所有的剧作家一样,莎士比亚将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和拉斐尔·霍林斯赫德等创作的故事戏剧化。 他改编了每一个情节来创造出几个观众注意的中心,同时向观众展示尽可能多的故事片段。设计的特点保证了莎士比亚的剧作能够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剪裁宽松地诠释,而不会丢失核心剧情。 当莎士比亚的技巧提高后,他赋予角色更清晰和更富有变化的动机以及说话时独一无二的风格。然而,后期的作品中他保留了前期风格的特点。在后期的传奇剧中,他故意转回到更虚假的风格,这种风格着重了剧院的效果。
莎士比亚创作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认为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第二,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剧要真实,切忌过火。
第三,情节生动丰富,一个剧里常有几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线索,悲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第四,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如哈姆雷特、福斯塔夫。
第五,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哈姆雷特的话富有哲理和诗意,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语言矫揉造作,伊阿古的语言充满秽言秽语。据电子计算机统计,莎士比亚创作的词汇量有29066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奥赛罗(Othello)》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这出戏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的Whitehall Palace首演。
作品讲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内容简介
黑脸的摩尔人奥赛罗是威尼斯城邦雇佣的一个将军,受种族限制而显得地位卑微的他爱上了贵族元老院元老勃罗班修聪明、美丽、大方的女儿苔丝狄蒙娜,明知婚事将不被允许,他们瞒着父母秘密结婚。作为统帅的奥赛罗有一个看起来很忠勇的旗官伊阿古,他嫉妒奥赛罗提拔了卡西奥任副将而未关注自己,同时他也觊觎苔丝狄蒙娜的美貌,从而嫉妒奥赛罗娶妻成功。这个外表忠厚、内心奸猾的小人伊阿古,想方设法制造令奥赛罗误以为卡西奥与其妻子苔丝狄蒙娜私通的假象和证据,让已经被伊阿古谗陷之言所引起的妒恨迷惑了心智的奥赛罗看到。破坏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幸福婚姻,成为伊阿古最大的满足。于是他想尽办法利用暗恋苔丝狄蒙娜的小贵族罗德里戈的急迫以及自己的妻子艾米利亚不明就里,苔丝狄蒙娜不贞的“证据”被奥赛罗信以为真,他任“怀疑”这种毒药在心间像硫黄一样燃烧,把伊阿古所提供的“间接证据”链条之间的断裂带用自己的联想填补并发酵、放大,最后妒恨令他几近发疯。在新婚的床上,亲手掐死了忠贞而单纯的妻子苔丝狄蒙娜。但当伊阿古的妻子揭穿这一谎言与骗局的时候,奥赛罗如梦初醒,拔剑自刎。
奥赛罗
莎士比亚从头至尾地完美展示了奥赛罗这一人物形象。对奥赛罗的形象精雕细琢,深刻地表现了在奥赛罗身上两种对立情绪的斗争。主人公不同的情感交替处于主导地位,是该剧最为吸引人的地方——从最温柔的爱和极大的信任到折磨人的嫉妒和疯狂的仇恨。复仇的心理一旦占据奥赛罗的头脑,就再也没有离开,而且在延缓实施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烈。
他曾经是最幸福爱情拥有者,然而他杀死苔丝狄蒙娜之后,他就是一个最悲惨,最邪恶的恶人。在对着无辜的,纯洁的苔丝狄蒙娜的尸体的那一刻,他对生的恐惧早已战胜死的恐怖。精神的苦恼早已使他忘却肉体的存在,唯有枪毙肉体是他解决精神痛苦的最佳方法。
对于主角奥赛罗的看法通常有两种:他是位坚强博大和灵魂高尚的英雄;其所以杀害爱妻,只是由于轻信,尤其是奸谗者伊阿古过于狡猾所致;另一种是奥赛罗并不那么高尚,而是个自我意识很强和性格有缺陷的人;他是急急不能待地就听信了伊阿古,责任在他本人。
苔丝狄蒙娜
苔丝狄蒙娜对奥塞罗的爱情基础:崇拜奥塞罗的经历,心痛其遭遇,其爱情集合崇拜,怜悯,是一种集情人与母亲一体的爱。苔丝狄蒙娜是他心目中完美女神的化身,她的崇拜使他自满,她的美貌使他迷醉,他把一切寄托在苔丝狄蒙娜身上。爱情态度:爱得坦诚,明朗,自信,她确信她的倾心相恋一定会获得等倍的回报。爱得自负,高傲,他的爱情不允许杂糅那怕一丁点的杂质。爱情变化:始终如一,忠贞不二,对奥塞罗从不疑心,坦坦荡荡。爱得决绝而痛苦,不允许背叛。爱情结局:含冤而死;自杀身亡。从上表可以看出苔丝狄蒙娜和奥塞罗爱情观的不同。可以说,从一开始,奥塞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就是在悬崖上跳舞,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深渊。苔丝狄蒙娜以为她的爱情固若金汤,她以为他爱的那个人也始终与她始终如一,她的悲哀在于她没有看到被猜忌蒙了心之后的奥塞罗的改变。
作品主题
种族歧视
《奥赛罗》是多主题的作品,其中包括:爱情与嫉妒的主题、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等等,种族歧视是造成奥赛罗悲剧的原因之一。他本性的迷失和种族歧视有着密切联系,正是由于世俗的种族歧视和伊阿古的奸计,因此奥赛罗对于自己——个摩尔人、一个为平常人所害怕的人是否能真正赢得白人姑娘的爱产生怀疑,渐渐失去信心。他由坚信苔斯狄梦娜的忠贞到怀疑苔斯狄梦娜的贞洁与爱的动机,到最后完全否认苔斯狄梦绷的爱情,并认为苔斯狄梦娜是一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进而杀了她,造成了苔丝狄蒙娜的悲剧,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通过描写同化奥赛罗这一异邦人物失败的全过程,莎士比亚成功地揭露了他所处时代的某些特征。而奥赛罗每一次“发现“泰丝德蒙娜行为不轨都被狡诈的伊阿古提前做过手脚,最终导致不明事理的他扼死爱妻的悲剧突转,也使得剧本中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女儿,岳父与女婿,爱与恨,正直与奸诈,白色基督徒与有色异邦人物,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同化与异化等二元对立关系有了更加深奥复杂的蕴义,从而构成该作品更加深刻的悲剧色彩,加强了作品的社会批判的力量。
《奥赛罗》,其实是政治性描写的延续。表面上,它描写的是涉世不深的威尼斯女贵族与出身非洲摩尔部落首领之子之间的奇异爱情故事;实际上,在威尼斯城邦遭受外族入侵的文本语境下,莎士比亚对剧中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多处越界行为及其话语的描写,又使它超越了爱情故事的界限,呈现出由奥赛罗所代表的非裔边缘文化与泰丝德蒙娜代表的欧裔主流文化的角力,进而表现了当时下层人民与上层社会的斗争。
殖民主义
《奥赛罗》的同名主人公虽然效忠于威尼斯公爵,却是个摩尔人,他还是个皈依了基督教的黑人。正是对这种身份矛盾的刻意书写使得整部剧作充满了殖民叙事。评论家公认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取材于意大利作家钦齐奥的小说《威尼斯的摩尔人》,不过,莎士比亚对原作进行了重大改编。其中最有深意的改编是:在钦齐奥的小说中,男主人公是个野蛮的摩尔人,他用装满沙子的长统袜把苔丝狄蒙娜活活打死,并伪装现场企图逃脱罪责,而莎剧中的奥赛罗是徒手掐死苔丝德梦娜并最终自创身亡的。这种“人道主义”的改写,明显降低了剧中人野蛮行径的程度,体现出“隐伏的东方主义,即“表示作为‘深层结构’的政治定位和权力意识,这种权力被设想一直存在于话语之中”另外,从文艺复兴的文化语境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合理的改写。
《奥赛罗》的中心人物其实并非是黑人将军奥赛罗,而是白人旗官埃古,奥赛罗只不过是作为—种参照来衬托主角。在对奥赛罗的愚昧无知的淋漓尽致地表述中,埃古的聪明机智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赛义德认为这是西方对东方建立霸权的主要手法,即“推论东方是低于西方的,他者,并主动异化——当然甚至部分是建构——西方作为一种文明的自身形象。东方就被东方主义的话语制作成沉默、淫荡、女性化、暴虐、易怒的形象。正好相反,西方则被表现为男性化、民主有理性、讲道德、有活力并思想开通的形象。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奥赛罗》展示了摩尔人奥赛罗、高贵的苔丝狄蒙娜、恋人伊阿古、天性善良的凯西奥、思量的罗多维科等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鲜明的程度就像图画中人物所穿的不同颜色的服装一样。他们的性格各异,即便不去想象他们的行动和情感,他们的容貌仍然能够显示在读者眼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
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内容简介
全剧有两条平行的故事线索。主线索讲述的是古代不列颠国王李尔年老昏聩,要根据爱他的程度把国土分给自己三个女儿。长女高纳李尔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语哄骗老人,唯独小女儿考狄利娅讲了老实话,说“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一怒斥逐了小女儿,将她远嫁法国,把国土平分给了两个虚伪的女儿,结果自己却受到两个女儿无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风雨中的荒野,与乔装疯丐的爱德加为伍。后来小女儿从法国兴师来讨伐,终于父女相见,但是英法两军交战,法军战败,考狄利亚被俘,不久被爱德蒙密令缘死,李尔抱着她的尸体在悲愤中疯狂而死。另一条次线索是葛罗斯特伯爵听信庶子爱德蒙的谗言,放逐了长子爱德加。后来由于他同情李尔,被挖去双目,在野外流浪时遇到沦为乞丐的儿子爱德加,由他搀扶前行,却不知搀扶他的就是被自己赶出门的儿子。庶子爱德蒙继承爵位后,同时与李尔的长女、次女勾搭,害得她们争风吃醋,相互残杀,最后次女被毒死,长女谋杀亲夫的阴谋败露后自杀。爱德蒙受到爱德加的挑战,在决斗中被杀。
创作背景
《李尔王》的故事来源于英国的古代传说,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和散文甚多,莎士比亚在故事蓝本的基础上加入了悲剧结局、李尔王的发疯等原创内容。
莎士比亚在创作《李尔王》时,正值他艺术生涯的最高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彻,更关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详细介绍
李尔王
李尔自认为一个由神的权威控制的宇宙,和谐有序,反映到人间就是一种绝对的伦常关系。他自认为是信念、秩序、伦常的捍卫者甚至化身,考狄莉亚的话在它看来无疑是对伦常的蔑视,对既定秩序的否定。而他铸成悲剧的根源也由此而生,他错把伦理和政治混为一谈,甚至错把伦理和政治秩序当作两个对等的事物对待。殊不知,伦理代表着亲情,代表着自然的神的旨意,是一种绝对关系。而他强迫女儿们为了得到政治上的利益,以亲情为借口,作为换取权力的筹码。这样,李尔和女儿们之间的亲情就不复存在了,伦理秩序在此处被政治秩序所异化,伦理关系被降到了一种相对关系的地位,自然的伦常遭到了严重破坏。
而嫁妆的这出戏,只是正常的伦理秩序被破坏的开场。接下来,李尔把实际的权力分给了大女儿和二女儿,可笑的是,他不承认实权旁落,于是,他带着代表权力的百名武士,到两个女儿家轮流居住。这种寄居在李尔看来,不过是仍然握有实权的国土和父亲到代理人和女儿的地盘上巡查罢了,她们理应用对待国土的礼节迎接他、但两个女儿和他的想法完全相反,李尔在她们眼中只是个丧失了实权的老者。李尔还想用武士来彰显他的地位,这无疑是用空洞的符号来支撑其实体的影响。当女儿们用正常的家庭伦理关系和他相处时,李尔却坚持享有空洞的权力符号。伦理秩序被异化的恶果爆发了。李尔被女儿们赶出了城堡,在暴风雨肆虐的荒原上陷入了疯狂。
爱德蒙
爱德蒙是尊贵的格罗斯特伯爵之子,他英俊而健康,用莎士比亚的话来说,他拥有“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只可惜,作为庶出儿子的爱德蒙,在行为上并不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也并不像一个天神。他一直嫉恨自己嫡出的兄长爱德伽,多少年来,这嫉恨的种子在他心里发芽疯长,他认为哥哥是他们的父亲“拥有一个毫无欢趣的老婆,在半睡半醒间制造出来的一批蠢货。”而他自己,虽然是私生子,但却是在热烈兴奋的奸情里,得天地精华,父母元气而生下的孩子。而他想要的,就是得到“合法的爱德伽的土地。”
通过一封伪造的信件,爱德蒙成功让自己的父亲格罗斯特伯爵相信爱德伽欲联手爱德蒙谋害自己并取而代之。在他的筹划下,爱德伽欲父亲的误会一再加深,终致离家出逃。这次出逃带给了爱德蒙来自父亲百分之百的信任及原应该由爱德伽继承享有的所有权利,但这只是他重构命运的第一步。
李尔王的长女高纳里尔与其夫君奥本尼公爵同床异梦,却与背叛生父的爱德蒙“惺惺相惜”,二人商定在一场征战中使奥本尼身亡,爱德蒙取而代之,可此时里根公主却意外守寡,与爱德蒙干柴烈火。于是爱德蒙借机行事,在这姐妹二人左右逢源,妄图组建“娥皇女英”式的家庭,成为整个国家的主人,但这条终极计谋最终在他与得知真相的爱德伽对决时流产了。在这场正邪对决中,爱德蒙最终负伤而死,而李尔王的两位公主也都为他而死。
考狄利娅
考狄利娅可以说是悲剧主人公最完美的正面代表。她的死让人痛彻心扉,但她的人格和尊严散发个耀眼的光芒。考狄利娅这个人物可以说思想和行为都符合基督教精神。她如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那样诚挚无私的热爱她的父亲。即使被父亲无理遗弃,仍默默承受,还深深地挂念父亲。当他得知父亲蒙受不公正待遇,处境艰难时,她十分痛心并带兵救父于危难之中。尽管这样很危险甚至会让她付出生命,她却毅然替父找到正义。
傻子
傻子是戏剧中的丑角,在《李尔王》中被称为Fool,关于“Fool”的翻译,各家译法不同:朱生豪将其译成“弄人”,卞之琳译为“傻子”,梁实秋译为“弄臣”,还有学者称之为“愚人”,等等。
《李尔王》中的傻子是四大悲剧中丑角出场次数和语言数量最多的一个,与剧中其他角色尤其是主角相比,傻子只是一个小角色,但他在剧中有着十分突出和鲜明的形象,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然人性、权力、命运等一系列命题的观点都有了很大变化和发展;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傻子这一形象的话语把这一切鲜明地反映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创作于1606年。自19世纪起,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公认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由朱塞佩·威尔第于1847年在佛罗伦萨完成谱曲,后又经过多次修订。
《麦克白》的故事,大体上是根据古英格兰史学家拉斐尔·霍林献特的《苏格兰编年史》中的古老故事改编而成。《麦克白》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国王和王后对权力的贪婪,最后被推翻的过程。
内容简介
总述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而死,麦克白无一丝难过。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削首的下场。
麦克白一出场即心怀异志,弑王篡位,为了巩固王位,又残暴屠杀人民,使全国血流成河,置社会于混乱,陷人民于水火,可谓与理查三世是同样的暴君。这样的暴君,其痛苦与覆亡乃罪有应得。
第1幕
场景地点
苏格兰;英格兰
故事发生于11世纪的苏格兰。Macbeth(麦克白)及Banquo(班柯) 战胜归来,经过战地旁的树林时遇到3个女巫。第一个女巫称呼麦克白为葛莱密斯爵士(Thane of Glamis),第二个女巫称麦克白为考特爵士(Thane of Cawdor),第三个女巫称他为苏格兰国王;班柯虽然不能当统治者,但他的后人会成为国王。女巫预言后随即消失。
这个时候,国王Duncan(邓肯) 的信差抵达,宣布考德的领主因叛国被处死,国王颁令麦克白继任。女巫的第一个预言应验了。
在麦克白的城堡内,麦克白夫人读著丈夫的来信,信中谈到有关遇到女巫的事。她的野心勃勃,决定不惜一切要扶助丈夫登上王位。国王宣布他会在麦克白的城堡过夜。麦克白夫人怂恿她丈夫乘机弑君篡位。
国王及贵族成员到临,国王入睡。麦克白在夫人的催逼下,杀死了国王。麦克白感到非常害怕,陷入失控状态。麦克白夫人不齿麦克白的懦弱,冷静地为事件善后,她将国王的血涂在熟睡中的守卫身上,并将凶刀留给他们,企图嫁祸给守卫。
翌日,Macduff揭发凶案。城堡内所有人,包括麦克白夫妇,这时候一同唱和,请求上帝为国王报仇。
第2幕
国王死后,女巫的第二个预言又应验了:麦克白成为苏格兰国王。麦克白开始忧虑著Banquo的子孙会成为国王的预言。麦克白向他的夫人透露,为了稳坐王位,他决定于宴会上杀死Banquo及他的儿子。麦克白夫人着魔似地欢欣起舞。
在城堡外,一群杀手伺机刺杀前来赴宴的Banquo及其儿子。Banquo似乎意识到大祸将至,他满心忧虑地唱着“Come dal ciel precipita”。Banquo遇刺身亡,但他的儿子侥幸逃脱。
在地堡的殿堂上,麦克白迎接宾客,麦克白夫人唱着“Si colmi il calice”。手下向麦克白报告Banquo已经被杀,当麦克白返回餐桌的时候,看到Banquo的冤魂正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麦克白慌乱不已,陷入疯狂。宾客以为国王疯癫了,仓皇离开。
第3幕
在一个黑洞内,一群女巫围着一个大锅。麦克白前来寻访女巫,希望知道更多自己的命运。女巫施展魔法,给麦克白3个隐晦的警示:1)小心提防Macduff ;2)任何被女人赋予生命的人都不能伤害麦克白;3)只在在勃南森林(Birnam Wood)向他移动时,他才会落败。
这个时候,Banquo 的冤魂及他的8个后代(8个未来的苏格兰国王)向他显现,预示本来的预言将会应验。恐怖的幻觉令麦克白惊慌倒地。
在城堡来,麦克白恢复清醒,他和夫人决定铲除Macduff及Banquo的家族。
第4幕
一群苏格兰难民在英国边境悲歌国难。远处是勃南森林。Macduff 誓要报复暴君麦克白杀害他的妻儿。Macduff投奔Malcolm(国王Duncan的儿子)的英国军队,对抗麦克白。
Malcolm 命令士兵在勃南森林折下一些树枝作掩护,军队前进,看起来就像勃南森林逐步迫近。军队誓要从暴君的手中夺回苏格兰。
在麦克白的城堡内,医师及仆人看见麦克白夫人梦游,尝试从手上洗去看不见的血迹(“Una macchia”)。最后,麦克白夫人死于神智错乱。
麦克白得悉军队已经迫近城堡,但他想到女巫的警示,仍然感到安心。当他接到夫人的死讯时,他显得漠不关心。
他召集军队,并同时看到勃南森林已经抵达城堡之外。两军交战,Macduff赶到和Macbeth决斗,在杀死麦克白之前,麦克特夫(Macduff) 告诉麦克白,他并不是自然地出生的,而是经剖腹从母体取出来的,印证了女巫的预言。
麦克白死后,Malcolm 成为新的苏格兰国王。
创作背景
《麦克白》创作1606年,是莎士比亚创作后期的一部悲剧,取材于贺林谢德的《编年史》。原书中的麦克白是11世纪苏格兰的一位王亲贵族和名将,由于受到野心的驱使和女巫预言的煽动,将国王邓肯谋杀。篡位之后,麦克白受到内心极度恐惧和疑虑的折磨,但为保住王位他实行暴政,滥杀无辜,成为疯狂残忍的暴君,最后被邓肯之子马尔康率领的讨伐之军消灭。莎士比亚在创作《麦克白》的过程中,对《编年史》中的记载作了较大的改动:把年轻的邓肯改为年老仁慈的君主,让国王在毫无提防的睡梦中被杀害,把班柯描写为天性善良、诚实的大将,以突出麦克白的阴险狡诈和残忍,而原书中的班柯是同谋犯。
莎土比亚在早期创作中曾宣扬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个性解放。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野心家、冒险家、暴发户使社会风气腐败,拜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对此,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莎士比亚不可能不给予关注。在他后期的创作中,可看到他对极端个人主义的鞭苔。因此,莎士比亚写《麦克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是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向人们展示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和畸形发展必然导致罪恶、导致毁灭。
麦克白(Macbeth)
作为邓肯国王的一个首席将军和最亲近的军事顾问,麦克白在三个女巫预言和他妻子的阴谋的驱使下做出邪恶的行动。当他因他的军事功绩而被授予考特爵士时,他登上皇位前的一个预言实现了。他受谋杀的诱惑而去实现第二个预言。一旦他被加冕为国王,他就会制定残忍的计划,开始不加选择的杀人以确保他王位的安全。他是不敏感的,当他激怒了整个苏格兰贵族反对他的暴虐时没有有效的抵挡,最终他迫于心理压力和反抗势力而垮台。
麦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作为麦克白的妻子,麦克白夫人是那个帮麦克白登上皇位的残忍计划最早的煽动者。她野心勃勃,对权力有很强的渴望,她的阴谋就像她丈夫的行为那样冷酷狠毒。在谋害邓肯时麦克白夫人听到了乌鸦的叫声,认为这是邓肯的死兆。因此她请求魔鬼将自己妇女的柔弱抹去,取而代之的是邪恶与疯狂;她还让黑夜掩盖他们行凶的刀剑。然而,在虐杀开始后,她没有能力去忍受她的所作所为所带来的影响,不久她成了自己罪过所带来的的精神压力的受害者,最终发疯并自杀。尽管她和她丈夫的罪行有着可怕的性质,但他们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