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
《资治通鉴》是谁写的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32-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记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中国古代是事实上的一夫多妻(或曰一妻多妾)制度,对于那些身居高位、或者家财万贯的男子来说,妻妾成群、美女相拥是很正常的现象。男人多数荷尔蒙挥发快、欲望强,好色成性,不但家里“红旗不倒”,莺莺燕燕的;外面还要“彩旗飘飘”,逛妓院,养小蜜。
特别是北宋王朝,赵家天子历来重视文人官宦,士大夫们多生活富足宽裕,故有纳妾、蓄妓的风尚,而且他们亦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和闲情逸致、风花雪月的嗜好。可是,倒还有王安石、司马光这样两位特殊的人物,他们是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皆数度为相,位极人臣,高高在上,却是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狎妓之人,而且两人还在从政作风上很廉洁,在个人生活上很俭朴。更有意思的是,他俩在政治立场上却恰好相反,一个是改革派,一个是保守派,针锋相对,势同水火,你死我活。这可就忒怪异了。
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司马光。
话说司马光因为一直只有一个老婆,没有小妾;又不狎妓,不养小蜜、二奶,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是夫妻俩谁的责任,或者干脆就是根本没过什么性生活,夫妻俩缺少房事(一则大概是他公务太忙,个人享乐时间太少;二则对男欢女爱不感兴趣,或者完全就是很少欲望;三则妻子长相不好、不会挑逗他、包办婚姻故感情不深等),所以与张夫人结婚30多年了,竟然还没有生育,想必背后笑话他的人不少。
司马光一心干事业,从朝廷大政方针到写他的大部头史书,故并未放在心上,没想过采取什么方式(纳妾、借腹、试管婴儿之类)生个一儿半女来;可张氏急得要死,也许是社会与家庭压力太大,考虑传宗接代,担心断子绝孙、遭人谩骂,于是就计划找人来替代她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怎么做呢?自然是另外挑选年轻美女来与她丈夫同床共寝,合卺孕育后代了。
果然,有一天张夫人托人买来了一个绝色女子,眉目如画,脉脉含情,秀发如云,妩媚娇艳,更让其精心打扮,浓香扑鼻,猜想夫君这次是难以抵挡她的诱惑了,然后悄悄安置在卧室里,而自己则借故外出了。司马光其实是早已看到此女了,可他似乎对美色毫无感觉,扑鼻的馥郁也好像闻不到,竟一点不加理睬,自顾走进书房看书去了。
美女因为重任在身,不敢愠怒,亦跟着相爷去了书房。面对司马光,她故意搔首弄姿,卖弄风情;还将衣服掀开一角,露出一点雪肌酥胸、乳高沟深,打性感色情牌;又从案几上拿起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声音嗲嗲的学林志玲姐姐,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赶紧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声音和口气实在是生硬、冷淡极了。美女终于感到十分无趣,只好大失所望地离开了。
打小就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有没有想过,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呢?大家好,我是文物讲解员牛Bo。其实,司马光砸的不是缸。
据《宋史·司马光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你看,司马光砸的是瓮,缸和瓮是同一种玩意儿吗?
缸和瓮这类盛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当时的陶器中可以发现它们的源起和雏形。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了一件彩陶缸,高约半米,造型呈口大底小的直筒形,敞口、厚圆唇,深腹、平底,底部正中有一直径约一厘米的圆孔。显然,它不能盛水或粮食,而是用来装殓尸体或骨殖的,就是通常所说的棺材。那时的丧葬习俗是用两三件陶器扣合在一起作为葬具,考古学上称为瓮棺葬,又称缸葬,但并不局限于用瓮或缸,还有如盆、罐、瓶、鼎等。它们也并非为丧葬专门烧造,而是日常用具,埋葬时在器物底部钻以小孔来通气,据说这样做可以让死人呼吸,也取灵魂由小孔升天之意。
那这件陶器该称为瓮还是缸呢?看图说话。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距今约6000年 高47.0cm,口径32.7cm,底径19.5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我们无法听到远古先民说的话,如何发音和表白。但通过他们留下的图像可以知道他们表达的意思。这件彩陶上绘有一幅画,左边是一支叼着鱼的白鹮,似乎是说明这件陶器可以盛水,用来放置捕获的鱼。画面右边,是一柄石斧,这是当时最常用的工具,用途广泛,除砍伐耕种外还可用作武器,甚至上升为部落首领(巫师)的权杖,被赋予权威和仪轨的神圣涵义。殊不知,这石斧,也揭示了这件彩陶的名称,斧,如其图像结合象形文字甲骨文所示。
斧立于地上,表示其形,即缶,音与斧或相近或相同;斧砍在地上,引申其用途,即工。缶和工合并为一个字:缸。所以,后世把这件彩陶形状的器物,叫做缸,一般用来盛放水或食物,但不仅限于饮食,而有某种供奉或祭祀的意味。时至今日,在过春节时,很多地方的人们有把装满水缸、米缸的风俗,祈求饮食无忧、吃饱喝足。也有将“送灶”的祭品放在米缸中,寄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水缸放置在屋外门前或庭院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灭火。古代建筑多为木结构,逢天干物燥、夜黑风大,不但容易起火,还会火势蔓延、殃及四邻,水缸兼具消防设备的功能。而今,在故宫可看到铜质或铁质的巨型水缸,平时贮满清水,古时一旦失火,即可就近取水灭火。因此,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和“门海”,取门前之大海之意。据《大清会典》载,宫中共有大缸308口。今余231口。距今最早的大缸为明弘治年间(1488—505)铸造的铁缸,上奢下敛,两耳有铁环。铜缸则多为清代铸造,腹大口阔,两耳加兽面铜环。为防止缸中之水结冰,延误救火,在立冬到来年惊蛰,宫人都要给大缸“穿衣戴帽”、在缸下燃炭保温,以备不时之需。
在司马光五岁的时,有一次他请他姐姐帮忙剥掉胡桃的皮,姐姐弄了半天也没有剥下皮,他就生气地走开了。
一会儿后,家里的女佣看到司马光想吃胡桃就过来帮他,舀了一碗开水,把青胡桃放进了水里用开水一泡,皮很容易就被剥了下来。司马光的姐姐出来后看见他在吃胡桃,就问是谁帮他剥开的。司马光说:“当然是我自己剥的了,我想到个办法,用开水一泡这皮就很容易剥下来了,看我聪明吧。”
正好司马光的父亲在外面看到了女佣教司马光剥胡桃皮的情景,看到他对姐姐撒谎便走进屋来,狠狠地训斥他:“你这孩子,怎么能说谎话!”
司马光知道自己错了,立马低头认错。从此,他牢记父亲的教诲,诚实做人,不再撒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