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
曹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伯爵。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都陶丘(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辖地为菏泽市定陶区、牡丹区、曹县等。
《史记·管蔡世家》: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於曹,是为曹国受封之始。西周时,曹是一方大国,与鲁国共守王朝东土,起过重要作用。春秋时,曹国与周围的强国相比,国力相对较弱,但还是除"春秋五霸"之外曹国还是较强大的国家。东周,曹国发生内乱,国势下落。公元前761年,公子武杀死兄长曹君石甫自立,后来谥为曹穆公,以后的曹国君主谥号皆称公。
春秋时期,曹国成为晋楚争霸的对象之一。前637年,晋公子重耳落难时经过曹国,受到曹共公的无礼对待。前631年晋楚城濮之战(在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境内)时,晋国伐曹、卫救宋,把曹共公俘虏。楚国失利后,曹国听命于晋国。
后来,曹国与宋国交恶。曹悼公于遭宋景公禁锢死于宋国,曹国再次发生内乱,继任国君的曹声公和曹隐公先后被杀。后来曹伯阳继位,不自量力的曹伯阳背弃晋国,又干预宋国政务,导致宋景公伐曹,而晋国见死不救。前487年,宋国虏杀曹伯阳,曹国覆亡。曹国历二十六世,享国636年。
历史
春秋时期,曹国成为晋楚争霸的对象之一。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即晋文公)落难时经过曹国,受到曹共公的无礼对待。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伐曹国、卫国救宋国,把曹共公俘虏。楚国失利后,曹国亲近并听命于晋国。
曹伯阳三年(前499年),国人有梦众君子立于社宫(社宫,社地),谋欲亡曹。曹的始祖叔振铎出来劝阻他们,说:"请等待公孙疆。"众许之。天明以后,求公孙疆其人,却遍索不得。那个做梦的人暗暗告戒其子说:"我亡,尔闻公孙疆为政,必离开曹,不要遭到曹祸。"这是曹国已将灭亡的前兆。曹伯阳好田弋之事。曹野人公孙疆亦好田弋,获得一只白雁去献给伯阳,并且给他大讲田弋之说,进而讲国家政事。伯阳非常喜欢他,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亡去。公孙疆以言霸,取悦于曹伯阳。曹伯阳于是背晋而干预宋国之政。宋景公伐曹,晋人不救。公元前487 年,宋终于灭曹。
此事为《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所载,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
后来,曹国与宋国交恶。公元前515年,曹悼公遭宋景公禁锢至死后,曹国发生内乱,继任国君的曹声公和曹隐公先后被杀。后来曹伯阳继位,背叛晋国、又入侵宋国。结果宋景公伐曹国,晋国没有派兵拯救。公元前487年,宋景公擒杀曹伯阳,曹国覆亡。 后来,曹国的后裔以原国名"曹"为姓氏,成为曹姓的其中一个起源。
曹国年鉴
周武王克商,封商旧臣曹挟于邾,封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
曹国立国636年。其世系为:
曹叔振铎,西周曹国始封之君,父周文王昌,周武王发。卒,子太伯脾立。
曹太伯脾,曹国国君。曹叔振铎子,继曹叔而立。卒,子仲君平立。
曹仲君平,曹国国君,太伯脾子,继太伯而立。卒,子宫伯侯立。
曹宫伯侯,曹国国君,仲君平子,继仲君而立。卒,子孝伯云立。
曹孝伯云,曹国国君,宫伯侯子,继宫伯而立。卒,子夷伯喜立。
曹夷伯喜,曹国国君,孝伯云子,继孝伯而立。卒,弟幽伯疆立。
曹幽伯疆(公元前?-公元前826),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夷伯喜弟。继夷伯而立。前835一前826在位。周宣王二年(曹幽伯九年,公元前826),其弟鲜(一作苏)杀幽伯自立,是为戴伯。
曹戴伯鲜(公元前?-前796),一作苏。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幽伯疆弟。杀幽伯而自立。前826一前796年在位。周宣王三十二年(曹戴伯三十年,公元前796)卒,子雉(一作兕)立,是为惠伯。
曹惠伯雉(公元前?-前760),一名兕。西周春秋之际曹国国君。戴伯鲜子,继戴伯而立。前796一前760年在位。周平王十一年(曹惠伯三十六年,公元前760)卒。子石甫立。
曹君石甫(公元前?-公元前760),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继惠伯而立。公元前760年在位。既立,其弟武杀而代之,是为穆公。
曹穆公武(公元前?-公元前757),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石甫弟。杀石甫而代立。前760一前757年在位。周平王十四年(曹穆公三年,公元前757),卒,子终生立,是为桓公。
曹桓公终生(公元前?-公元前720),春秋曹国国君。穆公武子,继穆公而立。前757一前702年在位。周桓王十八年(曹桓公五十五年,公元前702),卒。太子射姑(一作夕姑)立,是为庄公。
曹庄公射姑(公元前?-公元前671),一名夕姑。春秋曹国国君。桓公终生子,继桓公而立。前702一前671年在位。周惠王六年(曹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71),卒,太子羁立。
曹君羁,春秋曹国国君。庄公射姑子,继庄公而立。前 671一前670年在位。既立,戎(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伐曹。羁奔陈。曹赤(一作夷,赤为戎之外孙)归曹,是为僖公。
曹僖公赤(公元前?一公元前662),一名夷。春秋曹国国君。继曹羁而立。公元前670一公元前662年在位。周惠王十五年(曹僖公八年,公元前 662),卒。子班立,是为昭公。
曹昭公班(公元前?-公元前653),春秋曹国国君。僖公赤子,继僖公而立。公元前662一公元前653年在位。周惠王十八年(曹昭公二年,公元前659),赤狄攻邢,邢溃。乃与齐、宋之师救之,败赤狄。邢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又与齐、宋之师为之筑城。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参与齐桓公会诸侯与周太子郑盟,以定周太子之位。二十四年(公元前653)卒。子共公襄立。
曹共公襄(公元前?-公元前618),春秋曹国国君。昭公班子。继昭公而立。公元前653一公元前618年在位。周襄王八年(曹共公七年,公元前645),与齐、宋、鲁、陈、卫、郑、许之君盟于牡丘(齐邑,今山东省聊城东北)。谋救徐伐楚。与齐师伐厉(楚与国,今湖北随县东北)以救徐。十一年(前642),与卫、邾助宋襄公平齐乱,以纳齐太子昭。十二年(公元前641),不服宋,宋师围之。十六年(公元前637),晋公子重耳出亡在外过曹,公欲观其骈胁(肋骨相连如一骨)。曹大夫僖力谏,不听。二十一年(公元前632),晋伐曹,执公。后释之。公乃会诸侯于许。周顷王元年(公元前618)卒。子寿立,是为文公。
曹文公寿(公元前?-公元前595),春秋曹国国君。共公襄子,继共公而立。前618一前59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多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周定王十二年(曹文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95),卒。子庐(一作疆)立,是为宣公。
曹宣公庐(公元前?-公元前578),一名疆。春秋曹国国君。文公寿子,继文公而立。公元前595一公元前578年在位。周简王八年(曹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78),晋谋伐秦,征师于诸侯。晋、齐、宋、卫、鲁、郑、曹、邾、滕之君会于京师。晋率诸侯伐秦时,庐卒于师。庶弟(一作庶子)负刍杀太子自立,是为成公。
曹成公负刍(公元前?-公元前555),春秋曹国国君。宣公庐庶弟 (一说为庶子)。继宣公而立。前578一前55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曹屡参与晋会诸侯,随晋而征战。周灵王十七年(曹成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5),晋以卫石买、孙蒯违盟擅取曹重丘(今山东省茌平西南),执之。晋平公会诸侯伐齐,围临淄,负刍卒于伐齐军次,子滕(一作胜)立,是为武公。
曹武公滕(公元前?-公元前528),一名胜。春秋曹国国君。成公负刍子,继成公而立。前555一前528年在位。既立,屡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及征战。周景王十七年(曹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28),卒。子湏(或作顷)立,是为平公。
曹平公湏(公元前?-公元前524),或名顷。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继武公而立。前528一前524年在位。周景王二十一年(曹平公四年,公元前524),卒。子悼公午立。
曹悼公午(公元前?-公元前515),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湏子,继平公而立。前524一前515年在位。周敬王五年(曹悼公九年,公元前515),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卒于宋,归葬之。
曹声公野(公元前?-公元前510),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演子,悼公午弟。继悼公而立,前515一前510年在位。周敬王十年(曹声公四年,公元前510),平公之弟通杀声公而自立,是为隐公。
曹隐公通(公元前?-公元前506),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平公湏弟。继声公野而立。前510-前506年在位。周敬王十四年(曹隐公四年,公元前506),参与晋于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东)会诸侯之盟,谋伐楚。是年,声公之弟露杀公自立,是为靖公。
曹靖公露(公元前?-公元前502),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湏子,声公野弟。杀隐公通而自立。前506一前502年在位。周敬王十八年(曹靖公四年,公元前502),卒。子伯阳立。
曹废公阳(公元前?-公元前487),春秋曹国末代国君。靖公露子,继靖公而立。公元前502一公元前487年在位,既即位,好田猎之事。曹鄙人公孙疆亦好田猎,获白雁而献给曹阳,且言田弋之说,曹阳便喜欢上了他,并与他商讨政事,使为司成。公孙疆说服曹阳背晋伐宋。周敬王二十二年(曹伯阳三年,公元前498),卫伐曹,克郊(今山东省菏泽境)而还。三十二年(公元前488),郑大夫以宋人有曹,乃郑之患,不可不救。冬,郑师救曹,侵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宋灭曹,俘君而杀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虞国,也称北虞,春秋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国君为姬姓,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
虞国,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始封君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排行第二,受封于虞,故曰虞仲)。公元前六五五年被晋国所灭。
前655年,虞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和珍玉、借道给南下讨伐虢国的晋国军队,晋军灭虢国回师途中,顺手牵羊又灭亡了虞国。
周武王灭了商朝后,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准备加封承祀),找到了周章。由于周章已经做了吴地君主,便把吴地封给了他。并封周章的弟弟虞仲在成周之北的旧时夏都遗址之地,建立虞国,是为虞仲,列为诸侯之一。
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说:"当初我的先君庄伯、武公讨伐晋国内乱,可是虢国经常帮助晋君公室攻伐我曲沃,又匿藏晋国的流亡公子,结果造成祸乱。如今不诛讨虢国,必然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忧患。"于是派遣荀息带着屈地出产的名马去向虞国借路。虞国借给了路,就出兵攻伐虢国,夺取它的下阳而返归。
虞国灭亡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又向虞国借路去攻伐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说:“对晋国是不可以借路给它的。借路给它的话将会趁机灭亡虞国。”虞国国君说:“晋国和我国同姓,是不应该攻伐我国的。”宫之奇说:"(虞国的祖先)太伯、虞仲 ,是太王的儿子,太伯因为逃亡离去,所以没有继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周文王的卿士,对王室建有功勋而记录在册,(记勋的典册)保存在朝廷的盟府。(虢国与晋国的血缘比虞国与晋国的血缘要近,)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还会对虞国有什么爱怜之心呢?况且虞国同晋君的血亲关系能够超过(五服以内的)桓叔、庄伯家族吗?桓叔、庄伯家族有什么罪过,晋献公却尽行诛灭诸公子。虞国同虢国,就好比嘴唇与牙齿,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受冻。"虞公不肯听从,便应许晋国借路。宫之奇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虞国。那年冬天,晋人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奔周朝京都。晋军返回时,偷袭灭掉虞国,俘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同时继续保持原先虞国的山川祭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滕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之后分封自己的十四弟姬绣于滕(今山东滕州),是为滕叔绣。
公元前414年滕国被越王朱勾所灭,不久复国。战国时期,宋康王称王,滕国被宋国灭掉。共传23世。古滕城是滕国的国都,距离山东滕州7公里。有一种观点是,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
滕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前1122年立国,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灭。始封祖是文王之子错叔绣(封侯爵)。今滕州市西南14里处有古滕城遗址。该国与鲁国关系密切,并依附于宋、晋国,参加大国的会盟和战争。公元前415年为越国所灭,不久复国。后又被宋(一说齐)灭掉。共传23世。
滕国君主为姬姓。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而封其宗亲及功臣为诸侯。其中叔绣(即周文王姬昌第十四子)被封于滕,是为滕叔绣。古滕城是滕国的首都,距离山东滕州7公里。有一种观点是,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
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7公里有古滕城即其国都。有认为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即被宋康王所灭。
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为滕侯。 滕国与鲁国关系密切,并依附于宋、晋国,参加大国的会盟和战争。
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
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被宋康王所灭。
迁移分布
滕国灭亡后,其贵族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氏,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后来为了避免仇人加害,改为复姓滕叔氏,也有的改为滕氏。滕叔氏后来仍旧省文简化为单姓滕氏。子孙纷纷离开得姓的原居地 - 今山东滕州,而散居于山东、河南等地。
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繁衍昌盛,族大人众,名人辈出。这段时期滕姓登于史册的有三人,分别为:滕延、滕咨和滕抚,都是北海郡人,可见在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已成为望族。汉末动乱时,当地的滕胄、滕耽等避乱渡江,归属孙吴;值得一提的是滕胄与孙权结为亲家,壮大了北海郡滕姓之盛名。吴末时期,北海人滕牧之女嫁与孙皓而贵为皇后,滕牧后来却因失宠而被遣居苍梧,即今广西梧州;吴灭亡后,孙皓与滕皇后迁于洛阳。 两晋时期,繁衍于南阳郡、开封县之滕族昌盛浩大,名家辈出,成为该地之名门望族。 两晋南北朝至隋朝,北方持续的动荡不安,加剧了滕姓南移,加上之前汉末已南迁的氏族,现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西、湖南等地均有了滕姓人家。唐代及其以后,浙江金华的滕家一支独秀,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有白居易作诗为证:"身着锦衣儿戏绣,东阳门外数滕家"。另据《安远滕氏族谱》、《石城县志》所载,"唐有滕文纪,家居江西抚州临川县滕家州,生子有三,其三子学珠自临川徙居福建汀州宁化招得里南桥岭,至宋时,传八世,榜二居邵武,榜遂迁延平,榜仪移广东"。宋靖康之耻后,北方滕姓有迁居浙江临安的,其中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滕康因仕宦居湖南永州,其孙滕宬徙居吴县,即今江苏苏州。宋末元初的动乱,再加元末的动乱,使滕姓分布于南方各省份,今四川、云南均有滕姓人落籍。 明初,山西滕姓作为"洪洞大槐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明中叶时,滕学珠之裔有迁居江西石城丰山、高田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滕姓徙至四川。清康、乾年间以后,有冀鲁豫地之滕姓闯关东进入东三省,亦有沿海之滕姓迁居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如今,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黑龙江、辽宁、湖南多此姓,上述四省之滕姓约占全国汉族滕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鲁武公(?―前817年),姬姓,名敖,鲁献公之子,鲁真公之弟,周朝诸侯国鲁国国君,前825年―前817年在位。
公元前826年(鲁真公三十年),鲁武公的哥哥鲁真公去世,鲁武公继位。
公元前817年(鲁武公九年)春天,鲁武公和大儿子公子括、小儿子公子戏,西行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一名仲山甫)劝阻周宣王说:"废长子立少子,不合于礼;不合于礼,必然触犯王命;触犯王命,必然诛灭他;所以发布命令不能不合于礼。命令不能实行,政治就没有权威;实行命令而不合于礼,人民将背弃君上。以下事上,以少事长,是合于礼的做法。现在天子为诸侯立嗣,立其少子,这是教人民犯上。如果鲁国听从您的命令,诸侯效仿您的做法,那么先王之命将阻塞难行;如果鲁国不听从您的命令,您因此诛伐鲁国,那么您这就是自己诛伐先王之命。此事,您诛伐也是失误,不诛伐也是失误,天子您还是慎重考虑吧!"周宣王不听,终究还是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
公元前817年(鲁武公九年)夏天,鲁武公从周朝回到鲁国后就去世了,公子戏继位,是为鲁懿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 ,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
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但是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占领。《汉书·地理志》记载说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联合五国攻田齐,占领齐国大部,田单辅佐齐襄王凭借莒、即墨二城复国。
莒国故城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至商代为姑幕侯国,周为莒国,汉为城阳国,后为州为县。古老而年轻的莒地,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积沉了丰厚的文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质牛角号,把华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
商代,莒地属青州姑幕国,清雍正《莒县志》记:莒地"唐虞以前无考,商(属)姑幕国。此侯国也,殷爵列三等,而姑幕实侯此土,仅见之汉史中。"
在春秋初从计迁莒后,莒国国势正强。莒不断与齐、鲁、晋等大国会盟,还对周围小国不断发动战争。到春秋中后期,国内混乱,政治腐败,国势日弱,疆域屡遭蚕食。
莒国故城西周封国,出至嬴姓。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无道,周起兵伐纣,莒人全力以赴助周灭商,并臣服于周。周朝建立后,没有封王室之人前来就国,仍封兹舆期为莒国国君。都于计(也称计亓,后人亦写作计斤,在今胶州市南关城子村),至春秋初迁都莒(今山东莒县),传23世,立国600余年,其中都计近300年。莒国的公族子孙以国都地名为姓,取一个计字,世代承继。鲁隐公二年(前720)至鲁僖公二十三年(前673),莒的疆域较封国之初有所扩张。春秋时期疆域曾东起黄海,西至今沂水县境,南达今江苏赣榆,北至今昌邑县境,拥有大小城邑30多个,是今山东地区仅次于齐、鲁的大国。莒国附近的贵族与国君,在本国遭受排挤时,多奔莒国避难。鲁庆父避难莒国时,鲁人贿赂莒人交出庆父。庆父交给鲁人后,鲁自食其言,未送贿赂,引起莒国不满。鲁莒之间曾数次发生战争,莒败。齐自恃其强,屡欺莒,莒国式微。周考王十年(前431),楚国势力扩张到淮上,灭蔡后,进而灭莒,但莒离其本土过远,难以长期占有,莒之全境最终被齐国兼并。
春秋至战国初期莒国都城,位于今莒县县城的四周,东临沭河,西傍柳青河。《读史方舆纪要》"废莒县"条载:"旧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里,内城周二十里,外郭周四十里。"元至元中载"东北隅为今城,周五里有奇。"明始砌以砖,即今之城垣。匝郭土阜,皆昔之故城基地。
莒国,子爵,《通志·氏族略》谓其为"嬴姓,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今山东密州莒县是也。"据《世本》记载,莒自纪公以下为己姓,故《左传》莒女称戴己、声己。《史记·楚世家》谓:"简王元年,北伐灭莒",时当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汉书·地理志》谓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后归齐。至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乐毅破齐,莒城不下。汉置莒县,又为城阳国。
故城西北角在前城子后村南50米,西墙伸到刘家菜园、韩家菜园前至南关村的消气岭以东。东南角湮没已久,无从查考。东墙所经至傅家洼以西,地名为"城子"。北墙至县化肥厂前。外城西北角"城子口"东西各有一段长200米,高3米的残墙。东南至潍徐公路一喧有明显的高地,特别是"消气岭"一带,墙基仍高2米多。
故城的西南角至东南角有断续残墙700米,高约8米。在故城范围内,时常发现大量商、周时期陶片,以周半瓦当和窑具为多,齐法化、齐明刀刀币也时有发现。1995年12月、1996年6月莒县博物馆曾两度对宫城南垣外莒明刀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出土了一大批陶器、坩埚、刀范、窑炉、铜碴等文化遗址,是证此处为莒明刀铸造作坊区。属于西汉时期的有陶器、金缕玉衣片,以及铸五铢半两钱的遗址和大批钱范等。故城墙基夯土内,有商周灰、黑陶豆盘、豆柄、鬲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国家,子爵,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始于西周时期,巴国与蜀国、楚国为世仇,被视为诸夏之一 。春秋中期一位巴王在征讨楚国的战争中俘虏了一名楚国女子而分裂出充国。
战国时期疆域"其地东至鱼复(治今奉节),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其疆域之辽阔,概括了今重庆全境、湖北恩施、川东北部分地区。
张仪强烈要求秦惠文王攻下巴国未允,次年八月得到芈八子(后来的宣太后)支持,于前316年攻克全境得,同年,将巴国君臣掳往咸阳。秦惠文王派张仪在江州筑城,设置巴郡,把巴地纳入了秦国的郡县体制。
巴国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灭亡于公元前316年的战国中期,约有800年历史。
巴国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记载:
"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太葜即上古时代东方部落首领伏羲,后照为巴人始祖。
宋代史学家罗泌《路史·后记》卷一记载:
"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
据考古发掘,巴国地区前文化发端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巴人先民们就世世代代在重庆地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他们战天斗地,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
巴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国都初枳(今重庆涪陵)。春秋时期巴、楚战争频繁,巴多败,都城被迫多次向西迁移。
而后巴人建立巴国,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日覃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馀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小虫,与诸虫群飞,蔽掩日光,天地晦冥,积十馀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乎君于夷城,四姓皆臣之。"
即最早的巴国是由五个氏族部落联合形成一个大型的部落集团,其中巴人以武力和船技上的优势,获得了集团的领导权,巴人首领巴务相成为该集团的首任领袖,称廪君,即以白虎为图腾的巴人首领。该部落集团溯流而上,同样凭借武力和船技战胜了原住民载人,控制了清江流域及巫溪河流域的盐业生产,在夷城(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建立了巴国第一个首都。
据《辞源》:"巴国,古国名,位于今重庆、湖北、四川、贵州一带地方"。夏朝时(距今4100年~3600年)称为"巴方",商朝时(公元前16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中)称为"巴奠(甸)"。巴奠(甸)向商朝年年纳贡,岁岁服役。后来巴人不甘商朝的压迫,于公元前11世纪,参与周武王伐纣,由于巴人英勇善战,迫使纣王军队阵前倒戈,终于打败商纣王,西周建立。
西周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姬姓宗族,子爵,因而叫巴子国,通常简称巴国。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陕南的汉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春秋时有所扩展。 巴国与西周王室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春秋时代,巴国与蜀、楚、邓、庸等为邻。这时,楚国已在南方崛起,巴开始受到楚国的控制,一度与之结成联盟。但是,巴国人显然不愿意受人挟持,虽然表面上承认楚国的宗主国地位,但一有机会便起来反楚。战国初期迫于楚的势力,巴国举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干流,先后在清江、川峡之间至重庆立国。
楚巴与邓之战
楚武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03年),巴国希望通过楚国与邓国(在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交好,楚国派大夫道朔带巴国使者韩服出使邓国,在邓国南境遭到鄾国(在今湖北襄阳市东稍偏北)人的袭击,结果财物被掠,道朔等人被杀。楚王闻讯大怒,派大将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鄾国。由于鄾国与邓国互为姻亲,邓国即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鄾国,爆发了著名的"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退后,楚巴联军前后夹击,打败了邓国,灭了鄾国。
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88年)巴与楚在出兵伐申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巴国转而出兵伐楚,后来,公元前676年,巴军一举攻取了两国边境地区的楚国那处城(今湖北荆门沙洋),当时驻守那处城的大夫阎敖弃城游水而逃。随后巴国又进军至楚国都城之下(今湖北省荆州市纪南城)。楚文王大怒,杀了弃城逃跑的阎敖,结果其族人不服,纷纷作乱。当年冬季,巴国乘楚国内乱,再次出兵攻伐楚国。楚文王亲自率军抵御巴军,结果仓促出战大败于长江渡口(今湖北省枝江县北),只得领着败军回国。
然而根据楚国的传统法令,败军一律不得入城,因此郢都大阍鬻拳拒绝开城门,不让打了败仗的楚文王入郢都。楚文王不得已,只好转兵回攻位于淮河上游的嬴姓黄国,在踖陵(今河南信阳潢川)击败了黄国军队,这样就可以回国进城了。不料楚军行至湫地(今湖北襄樊老河口),楚文王就因嚼食"昌歜"过量,累积中毒暴病而亡,鬻拳闻知消息后也自杀殉葬。
巴国和楚国从此关系开始恶化,这次战争在《左传》和《华阳国志》均有记载。
巴、楚、秦灭庸之战
鲁庄公十八年(公元前676年),巴伐楚,克之。
公元前632年,晋秦联军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后,巴国向秦国致贡,后又和楚修好。
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巴与楚、秦国联手灭掉了位于鄂西(湖北省竹山县)的庸国。巴人从楚师灭庸国并分得庸国之鱼邑(治今重庆奉节),之后便被楚国逼入长江三峡,进入重庆和川东地区。
楚惠王十二年(公元前477年)巴人再次伐楚,包围了楚国的鄾邑(湖北省襄阳市), 同年三月,楚国派出了三位能干的将领公孙宁、吴由于、薳固在鄾地击败了巴国军队。 巴国损失惨重而国力大衰,退出汉水流域。
春秋末战国初巴国从汉水流域进入长江上游地区后,西与蜀国为邻,先后在长江和嘉陵江一线建了五座都城,即有名的巴子五都, 由此引致"巴蜀世战争" 。
到战国《华阳国志·巴志》说:"七国称王,巴亦称王。""其地东至鱼复(今重庆奉节),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
战国中叶以后,楚国向巴国大举进攻,开始了经营西南的事业。楚国不断向西进逼,巴国步步败退,接连丧失了大片领土,长江一线也被迫退守鱼复。《华阳国志·巴志》介绍巴郡时言:"巴楚数相攻伐,故置扞关(今重庆奉节)、阳关(今重庆涪陵)及沔关。"可见巴郡有三处关卡,都为巴人防御楚国而设。
巴国内乱(公元前377年以前)《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有巴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弥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据传许割三域之中包括有鱼邑(重庆奉节、重庆巫溪)、巫邑(今重庆巫山),正是宝源山盐泉所在之地,这是巴国经济命脉之所在,故蔓子宁愿舍弃自己的头颅,也要力保这些地方不致丢失于楚,足见其忠于巴国热爱巴国之心。但借兵这件事无疑暴露了巴国的虚弱,刺激了楚国的贪欲,于是楚国向西进兵,首先攻占夷水--清江流域,夺取了巴国"盐水",从而占据巴国第一道盐泉。
楚肃王四年(公元前377年)蜀国伐楚取兹方(湖北省松滋市)。(即《楚世家》: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扞关以距之;《六国年表》:蜀伐我兹方。)蜀国东,为巴国之地,何能越过巴国伐楚国?实则,这个时期的巴国对楚、蜀两国两线作战,节节败退,蜀国控制了巴的部分土地,并自巴地出发伐楚。《蜀王本纪》载:"蜀王据有巴蜀之地。"但楚国很快发动反击击败蜀军,楚国吸取了清江不设防而成为伐楚通道的教训,于是在清江筑捍关以保卫楚国在清江的既得利益--盐水泉盐。
楚宣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巴国南部江山--黔中之地(重庆涪陵区、重庆黔江区)被楚国攻占。楚师进攻方向很明确,就是冲着巴国第二大盐泉来的,因此,攻占巴国黔中之地,也就意味着完全占有伏牛山盐泉。《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元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巴国第二道盐泉盐水泉盐产地丢失,巴国在经济上遭受沉重打击,国力更加不振,楚师便大举西进。
楚威王元年至十一年(公元前339年-329年)把兵锋指向巴国最后一道盐泉,很快攻占今重庆巫溪县、巫山、重庆奉节县一带,置为巫郡。至此,巴国三大盐泉已尽失于楚,巴国也失去主要的经济来源。楚军从枳邑出发西进,攻下江州东面唯一关吕--阳关,接着楚军很快全线西进,攻陷巴国国都江州(重庆渝中区)及其北的陪都垫江(重庆合川区),并进入云南和四川西南部。故《史记·秦本纪》曰:"楚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
灭亡
公元前319年冬,巴国和苴国联合,巴国欲灭充国。而蜀国和充国结盟,两国抵御巴国。巴国在公元前318年灭掉了充国,随即又被蜀国击败。苴国向秦国求救,秦惠文王派著名谋臣张仪、大夫司马错、都尉墨獾等领三十万大军入川援助苴国,秦国在公元前316年春灭掉了苴、蜀两国,同年,秦顺手灭掉了巴国,统一了四川盆地,获得了安定的后方经济环境和优势战略地带,为日后扩张进攻楚国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顿国,是周武王灭商后于周朝时期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子爵,亦称顿子国,都城在今河南商水县顿国故城,后为陈国所迫南迁,号南顿(今河南项城南顿镇),与陈国、项国、沈国等相邻,春秋时期为楚国所灭。
顿国从公元前1122年建立,经历了比较稳定的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陈、楚、鲁、宋、晋等大国争霸中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失或续,到公元前496年终为强楚所灭,存在了626年。顿国的存续,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当时的历史状况。
地理位置
淮水中上游地区历来为上古民族杂居交错之地,况且又为商王朝统治的旧地,为震慑商民旧族,周王朝便在这里分封了顿、沈、项、息、番、蔡、道、蒋、曾、唐等诸多姬姓小国,使其成为镇守周朝南疆的屏障。周初分封的这些诸侯小国,面积都不大。顿为子爵,其封地面积不过二百五十平方里左右。顿国在哪里?清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云:“顿国本在县(指商水县)北三十里,顿子迫于陈,南奔楚,自顿南徙,故曰南顿。”这段记载不仅指明了顿国的初封地、迁居地,而且也指明了顿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
顿国故城
《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标示顿国的地望有两处:一在今商水县境内;一在项城县(今项城市)境内。体现一个诸侯国的考古学“表征”是什么?是都城。周口市、商水县文物部门在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找到了顿国故城城址。经过勘探调查表明,顿国故城呈正方形,城墙用夯土筑成,边长500米,面积达25万平方米。城墙外有壕沟护绕。故城内出土有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构件如筒瓦、板瓦、云纹瓦当和生活用具陶圜底罐,以及楚国流行货币蚁鼻钱等。故城外发现有西周、春秋、战国及汉代墓葬。
顿国故城西汉时置博阳县,东汉时称乐家,三国时衰落。该故城的发现,证实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附近方圆地区为顿国疆域范围。这个顿国后来习惯上将其称为北顿,以与后来的南顿相区别。
南顿古城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遂围陈,纳顿子于顿。”这个都邑就是今项城市南顿故城,该故城位于今项城市南顿镇。据考古调查,南顿故城面积约50万平方米,尚存一段夯土北城墙,东西长217米,残高7米,顶部宽约5米,夯层厚18至30厘米,圜底窝较浅。城内散存大量板瓦、筒瓦和饰粗细绳纹的陶片。故城内外发现有周代和汉代墓葬。该故城比顿国故城大一倍,显示楚人修建该城时明显违反了建筑规制,突出了防御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温邑因(今温县五里远村清风岭坡下)有温泉,得名温邑。夏朝太康失国后,有平因辅佐夏朝君主姒少康灭有穷国有功,受封于温邑,建立温国,史称“温平公”。夏桀二十六年,商国在伐夏的时候灭掉了温国,温邑成为商朝之邑。
西周初年,武王姬发将温邑、州邑、原邑等十二邑赐给大司寇苏忿生分封为温国,温邑(今温县上苑村北)再次成为温国都邑。温国国君称温子 ,或以国君苏氏而称苏子。公元前650年,温国被狄国灭亡。温国国君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氏,称为温氏。
公元前21世纪,因温邑(今河南省温县五里远村清风岭坡下)有温泉,得名温邑。
太康失国后,有平因辅佐夏朝君主姒少康灭有穷国有功,受封于温邑,建立温国,史称“温平公”。夏桀二十六年,商国灭温国,温邑成为商朝之邑。
温国国君苏子原为周国大夫。西周初年,武王姬发将温邑、州邑、原邑等十二邑赐给大司寇苏忿生分封为温国,温邑再次成为温国都邑。温国国君称温子 ,或以国君苏氏而称苏子。
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周朝爆发王子颓之乱,苏子是拥护王子颓作乱的周朝五大夫之一,作乱未成,五大夫先到苏子的温邑,然后苏子奉王子颓出奔卫国,卫国和南燕国联合讨伐周惠王,立王子颓为王,周惠王被迫流亡郑国。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73年,郑厉公和虢国君主讨伐王子颓,杀五大夫,苏子死于此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