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之地
众所周知,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满人,他们来源于东北地区。因此当清朝定鼎中原之后,东北就成了清朝的“龙兴之地”。
在清朝初期,满清统治者禁止汉人移民到东北,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有几点:一是为大清王朝留下后路;二是保留一支不受汉文化影响的八旗劲旅;三是维持满人的文化和祖宗传统;四是保持对东北地区人参、貂皮、黄金等重要资源的垄断地位。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满清统治者三令五申禁止汉族移民,但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从清朝中期开始,汉民北移的运动已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到了十九世纪初,整个东北除了一些边远地区外,几乎人人都会说汉语。汉文化在东北迅速流行开来,许多满人甚至连自己的母语都不会说了。
1800年后的东北主要由三类群体构成:旗人、汉人和部落民。旗人作为创建清朝的成员,在表面上似乎高人一等,但实际上只有旗人中的上层阶级,才具备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在东北地区的汉人主要是农民、商人、工匠和被流放到此的官员。其中,流放的官员和富有的商人居于社会上层,地位仅次于旗人高层官员。汉人官员如果仅仅是被免职流放,而没有附带更多的罪名,那么他们在东北还是会被旗人上层所接纳,乐于与他们交往。在当时汉文化盛行的情况下,多结交一些汉族文化人也被视为是一种身份和面子的象征。而商人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地位很低,但这种局面从十八世纪中后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旗人官员在商业方面都需要仰仗这些汉族富商,所以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也是给足了面子。
至于那些普通的汉人,比如农民、小商贩、工匠,他们的社会地位基本上和普通旗人没有太大区别。旗人只有在应征入伍方面拥有一定的特权。当时只征召旗人的八旗军待遇优厚,普通兵丁的粮饷和一个九品官的收入差不多,但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八旗兵丁。
另外还有一类群体就是部落民。这些部落都是早期归附于满清,但又没被纳入八旗编制之内。理论上,部落首领的社会地位和最高层的旗人很接近。但实际上,这些部落都位于边远地区,地理位置上比较孤立,汉化程度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位于边远地区的部落首领因公或因私来到满汉聚居的城市时,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无论是在旗人眼里,还是在汉人眼里,他们俨然就成了土里土气的乡巴佬。至于普通的部落民,他们的社会地位就更低了。
所以,在当时东北的“龙兴之地”,旗人高层官员的地位最高。被流放的汉人官员和汉人富商位居其次。普通旗人地位略高于普通汉人,但差别不大。部落民首领的地位理论上很高,但实际上他们的权力仅限于自己的部落之内,并不太受旗人和汉人的重视与尊重。普通部落民的社会地位在上述几类人中是最低的,不过他们都长年居住在边远地区,基本没怎么和其他群体的人接触,所以也不在意被孤立于社会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自1644年清军入关至康熙七年(1668年)为第一阶段,即招民开垦时期。
这一时期,东北由于明清间战争破坏严重,有土无人。为恢复东北地区残破的经济,顺治帝下《辽东招民开垦令》,也就是用招头招民到东北来开荒种地,以招民多寡授予招头官职。“辽东照垦”促进了经济发展,缓解了关内人地矛盾的尖锐。
当汉族民人大量涌入东北地区后,清廷于1668年起,又颁布了旨在保护旗人生计、阻止汉族民人出关的封禁政策。此后,招垦令停止,东北土地开发进入了第二阶段——
封禁东北阶段,直至1860年(咸丰十年)。
封禁的原因是复杂的,以往多认为是维持满汉之别,保持满族尚武、国语骑射习俗;同时也为了维持八旗生计,避免旗民纠纷,防止汉人将反抗的火种带到东北地区;此外,东北地区还具有独特的经济效益,为保护清廷对人参、东珠、黄金等资源的垄断,保持国有土地,实行封禁。
以上原因可以归结为清朝统治者的阶级利益决定的。事实上,封禁东北还和“清代边疆政策指导方针的思想基础有关”。
其一是维持满蒙联合,防止汉蒙结合,威胁清朝统治。其二,将东北建成八旗兵源基地。清军入关后,留守东北官兵寥寥无几,成为清廷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京师卫戍、各地驻防体制的建立,清廷无力令大量八旗官兵重返东北,又不能将“根本重地”防务职责委之于绿营汉兵。而沙俄侵略的猖獗,布尔尼叛乱的出现,更使清廷深切感到加强东北军事力量的迫切性,遂采取了以边疆之民,卫边疆之地的明智措施。为使保证东北八旗兵源基地的措施有效地发挥作用,清廷便推行了封禁政策。
第三,实现对中原军事威慑与对蒙古军事钳制战略的需要。清廷加强八旗军的实力和地位,提高其威信,同时全部控制东北、大漠南北、西北等广大地域,形成对中原地区高屋建瓴、引而不发的态势,从而对汉族产生心理上的威慑作用;为保障控驭蒙古的战略地位,清廷严控关外汉族人口数量。
总而言之,清廷是以建立根据地的态度经营东北,是为更有效地统治全国、保持对其他民族的威慑力量封禁东北的,与封禁其他地区有着本质区别。
实际上,封禁之令却难以贯彻。一方面地方官不严查流民的垦地,而是趁机没收,再以官府名义将垦地租佃给流民耕种,从中渔利。另一方面,旗人不习耕种,自愿将土地出租给流民耕种,自己坐收地租。再加上关内发生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或违禁闯关东,或乞讨于京城。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是关内流民求生觅食的乐土。流民因此“闻风而至者不可抑遏”,并非清廷一纸空文所能禁止得了的,因此清政府只好暗中开禁。
第三阶段自咸丰十年(1860年)至1903年,为局部开禁放垦时期。
这一时期驰禁特点是移民实边;开荒济饷,增加税收;安民济世。有名的开垦在空间上是由南到北逐步进行的,即先在奉天和吉林展开,而后在黑龙江。以奉天的开发为例,有三大牧厂放垦、盛京围场放垦、东边外地区放垦等等。
第四阶段(1904-1911)是全面开禁时期。
这一时期,东北三省的人口快速增长,移民流动加速;东北成为农产品出口基地,还建立许多垦殖公司。
东北地区作为龙兴的边疆地区,自然与众不同。而清朝的每一项开发政策都与东北地区的经济与发展息息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有时候我们看清宫剧会看到这样一个情节,有大成犯错的时候,皇帝一生气就说要把他发配到宁古塔,有人听到把自己发放到那,马上吓昏过去了,甚至有人宁愿死也不去宁古塔这个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人们这么怕他呢?如果按字面意思来解读,我们会认为宁古塔一定是一座塔,但其实它并非一塔,而是一个地名。
在满族的语言里凝固,它的意思是六个。这里面有一个传说,以前有六个兄弟住在这个地方,一人占据一块地盘,所以这个地名因此而来。宁古塔是个古老的地儿,拥有极长的历史。他曾经是金国的国都,是龙兴之地。清代时是北方不可轻视的重要基地,清军在那里负责管辖,整个黑龙江收取共赴。所以那里不仅有许多清兵,如果当地因为比较偏僻,地广人稀,需要有大量的人前去开荒,所以为了加强塔的建设,清朝政府就把一些罪犯发放到苦寒之地,一旦被发放到那里,基本上是已经判处死刑了。因为没有人能在那里坚持多久,很快就会因为环境恶劣而死去。宁古塔在我国偏北地区气候非常恶劣,人也少,在宁古塔周边有一些人居住,其他地方就显得很荒凉,而且那个地方还没有完全开发,到处是森林和沼泽,还有许多大型野生动物,十分危险。在这种地方你就算逃出卫兵的看管,也不一定能够逃出这一地区。有可能你或者冻死在半路,更有可能遭到野兽的袭击。要想活着出来,除非皇帝开恩,免了你的罪,要不然你可能就会死在那里了。凝固它不仅地广人稀不容易淘,更因为那里极冷。如果不是当地人根本适应不了那样的极寒天气,有可能一个冬天都挺不过去。那里的气温零下三四十度,当时生活又贫困,没有厚棉衣,更没有暖气这种东西,身体稍弱的一些人都挺不住。
而且被发放到那里的都是犯事的官员们。这些人平时生活舒适,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发放到这里是要干苦力的,他们哪里能受得了?有些人才刚刚到那就已经坚持不住了,在那缺医少药的地方,就算病了饿了,也没有得到好的照顾,更不能及时就医,一些病也会拖成大病的。这些犯人又是最下等的人,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关注,所以就算有病也是自己扛着,幸运的人就能扛过去,体质弱的只能等死。宁古塔的距离如此遥远,一路上本就不好走,有可能还会受到看守的折磨。这些身子骨娇贵的人哪里能受得了?所以有些人其实还没到凝固,它就已经倒下了。就算侥幸到了那里,也受不住当地的严寒和饥饿以及苦役,往往没有人能够活着回来。所以当饭关门听说要把自己发放到宁古塔,常常会吓昏过去,以至于有人自杀都不愿意去那个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